科研管理系统提供搜集发布:
9月1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于长斌教授团队青年教师郝子谦(共同第一作者)和在站博士后杜朋元(第三作者),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学者合作,共同在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在线发表题为“Genomic inference of a severe human bottleneck during the Early to Middle Pleistocene transition”的人类遗传学最新研究成果,实现校(院)成立以来新引进人才发表Science主刊论文的突破。
史前人口数量的变化,综合反映了该时期气候环境的变迁,所以通过群体遗传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回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现代人类的形成。通过分析人类遗传学公开数据库中共50个现代人类群体的基因组数据,首次发现在距今93.0万年前,人类祖先由于早、中更新世过渡期的气候剧烈变化,在短期内丧失了约98.7%的成员个体,在长达11.7万年的时间里平均成年个体数仅为1.280.几乎灭绝。这一严重的远古群体瓶颈,与非洲人类祖先化石的缺失环节、非洲直立人(Homo erectus)化石的消失、新的古人类物种(LCA)的形成、两条古人类2号染色体的融合阶段相对应(图1),进一步说明早、中更新世过渡期严重的群体瓶颈对人类进化具有关键影响,极有可能决定了现代人类许多关键表型的形成。这一远古时期群体数量的衰减,降低了现代人群65.85%的遗传多样性,对人类生命和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项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以及济南市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经费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q7487
郝子谦博士现为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群体遗传学相关算法的开发与生物医学大数据分析工作。2021年入职校(院)后,入选山东省“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等多个科研项目。
校(院)成立以来,大力实施“135工程”,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工作,通过学术提升计划、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资助计划、青年科学基金培养资助计划等重点工作,不断完善校(院)科研创新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人才厚度和质量进一步增强,为校(院)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注入了新动能。医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是校(院)深化科教融合改革和创新体制机制的示范单位,率先实行校(院)党委领导下的理事会制度。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该院开拓思路、聚才育才、创新发展,建成多个医学交叉学科实验室,成为校(院)新医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成天软件《科研管理系统 》提供。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
高校科研管理系统,融合流程门户,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构建一体化管控平台.解决学校教育信息管控痛点,多系统集成,跨平台信息共享
医院科研管理系统
五星科研专注于医疗信息化行业,为用户提供行业软件产品的部署、培训、实施服务;帮助医院行业用户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研究院所科研管理系统 完善的科研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机制; 清晰的项目管理流程跟踪,保证项目按计划完成目标。 灵活可变的管理流程配置,为流程管理提供全面周到支撑
申报评审管理系统
申报评审软件利用确保对客观管控驾驭快捷制订考核管控战略,且能够利用信息处理确保战略足以精准。评估管控不需要人为反复输入数据单位见识深远的成长策略单位管控软件的开发基本。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科研人员、科研管理员可以通过科研创新服务平台更方便得查看科研创新系统数据,办理科研业务。系统内置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钉钉小程序等